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云顶yd222线路检测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11月6日的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1942年更名为“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1年4月,学校划归商业厅领导。1958年4月并入云南省商业干部学校,保留商业中专班建制。1959年在商业中专班基础上组建云南省财经学校,由省商业厅和财贸干校双重领导。1962年10月,云南省财经学校与云南省会计学校合并为云南省财经学校,隶属于云南省财政厅领导。1977年秋季,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校从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生入学,学制两年。2015年2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校组建为专科层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并更名为“云顶yd222线路检测”。2018年11月,学校顺利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合格评估,并归口教育厅管理。2022年3月,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通过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2022年8月,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成功申报立项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2023年11月,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成功申报立项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2025年8月,学校获批云南省第二期省级“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学校,学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群、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群通过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立项。


学校位于昆明市北市区,学校目前在校生人数1.1万余人,校区占地总面积270341.12平方米,其中,校舍总建筑面积205992.21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121693.39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1144.62平方米,拥有馆藏纸质图书总量634382册,数字资源总量1166210册。学校建有智慧财务创新中心实训室、大数据分析选品实训室、信息安全运维实训室、大数据可视化应用实训室、幼儿照护虚拟仿真多功能实训室等74个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场地达到12928.04平方米。


学校扎根云岭大地,深耕财经职业教育,办学九十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财经专业人才。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表彰的“黄炎培优秀职业学校”、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文明办省教育厅首批命名的“省级文明学校”、云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培育单位、云南教育厅推荐的“国家信息化标杆校”。学校财经行业教育背景底蕴深厚,是全国财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云南省财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云南省财政系统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学校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开展了大量成效显著的工作,2022年组建云南财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成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数智财经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立项“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建设。2023年6月牵头成立“云南财税审产教融合共同体”。2023年成功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689人,其中银龄教师41人,校企合作全职教师306人;校外教师41人,行业导师15人;专任教师647人,具有高级职称123人,具有博士及硕士学位教师259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215人。教师队伍素质优良、专业过硬,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云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资源库专家、教育部经费评审专家、二级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云南省“杰出会计工作者”、云南省审计厅专家智库专家、云南省“兴滇英才”教学名师、云南省会计行业领军人才、云南省高校最美班主任等;教师参加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

【专业群建设】

学校学校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财经专业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云南区域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高原特色农业等重点特色产业,开设政府采购管理、业财数据应用与管理等省内独有特色专业,建立“产业导向、就业反馈和政策协同”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现有28个高职专科专业,涉及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旅游4个专业大类,财政税务、金融、财务会计、统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物流、计算机、电子信息、健康管理与促进等11个专业中类,建成大数据与会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示范引领,数字商贸、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特色专业群支撑辐射的“1+2+N”专业群布局体系。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每年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德智体美劳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推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220项、市级奖项7项。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东西部教育协作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支持瑞丽市职业中学高质量发展的函》(教职成司函〔2024〕10号)精神,参与对瑞丽市职业中学的帮扶工作,合作开展“3+2 中高贯通培养”项目。持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与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开展“3+2”高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项目,与曲靖财经学校等8所学校开展“3+2”中高贯通联合培养项目。学校积极落实云南省职业教育提质效实施方案,与云南开放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积极响应边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建设,主动服务边疆人才培养,先后与瑞丽市职业中学、耿马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瑞丽口岸经济产业学院”“跨境贸易产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

【校企合作】

学校通过创新“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五业协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按照“聚焦一体、布局两翼、紧扣三融,融通四链、夯实五金”的“12345”建设思路,创建“1专业群·1产业学院·1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云财职“4个1”产教融合运行模式。近年来,学校牵头组建云南财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联盟)、云南财税审产教融合共同体,“一带一路”之腾冲国际旅游康养市域产教联合体、“一带一路”之蒲缥国际物流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建全国数字经贸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1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企业合作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数智财会产业学院、数字贸易产业学院、数字商务产业学院等7个产业学院;现有省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项目16个;与云南省代理记账行业协会、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昆明市代理记账行业协会、云南爱尔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知信会计师事务所、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云南瑞和锦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推进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拓展育人渠道和路径。学校14个产教融合项目荣获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批准立项。2024年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现代职教之星”遴选活动中获评“创新发展之星职业院校”。

【社会服务】

学校是云南省财政干部培训基地、云南省省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24年获批云南省继续教育示范性基地建设项目立项。按照“打造行业类社会培训基地”的规划要求,聚焦服务云南“3815”发展战略目标,以培训单位培训需求为导向,以“求实、创新、服务”为宗旨,坚持“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原则,积极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服务的培训模式,多年来已经形成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培训品牌。

【国际交流】

学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多元化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签署教育交流合作协议,通过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换生、短期游学等项目,为在校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开辟渠道,让学生体验多元的国际文化。学校与印尼沙马林达州立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中文+技能”培训基地,对海外学生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参加并立项完成 2 个国家5 个职业标准的共建互认项目,喜获“乍得职业标准开发优秀建设单位”、2023年第一批“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开发优秀建设单位”。学校作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数智财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参与“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课程标准的开发,荣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数智财经工作委员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参与 2024 年金砖国际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赛项,喜获国赛一等奖。2024 年 9 月学校通过上级部门审核,取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并备案,2025年学校招收17名留学生,为云南省“留学中国·学在云南”的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发展愿景】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弘扬“立德立信立己,达观达技达人”的校训,践行“严谨、务实、敬业、奉献”的教风,树立“虚心、好学、善思、勤勉”的学风,传承和发扬优秀学校文化,以培养更多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己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为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高等财经职业院校目标不懈奋斗。

 

(相关数据截至2025年8月)



TOP